安卓clash下载完怎么用
由于上述两种财务管理目标存在诸多缺陷,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并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克服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所以,该目标在理论上比前面两种目标更为合理和科学。所以我国应该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
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是管理中最基本的问题,任何管理决策,包括企业的微观决策、宏观政策以及相关的立法,都离不开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一般认为,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遵守商业道德。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实际行动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由此会产生一个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合理的处理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所以社会责任是企业财务目标的内容之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谋求高额利润的同时,必然要不断创新,引进与开发新技术,更新设备,培养后备人才,从而为社会带来新产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价值持续增加的同时,既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但是,事实和经验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同的。他们通过关心社会公益和合理利用资源,如治理污染,为公众事业捐献资金、物资等行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起到有效的广告宣传作用,赢得更高的企业评价。这种评价既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又反映了其潜在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负责程度。
所谓利润最大化,一般是指企业利润总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利润最大化观点已经由来已久,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主张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行为和业绩。我国企业界对于追求利润更是有着极端的偏好,他们将利润视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的经营权限不断扩大安卓clash下载完怎么用,企业效益得到重视,利润最大化也成为中国大多数企业首选的理财目标。这是与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政策偏差有关的。但是,近几年来,利润最大化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和否定,他们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数额的关系;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而且在财务决策上容易出现短期化行为。但是如果限定一定的条件,利润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即假设投入资本相同、利润取得的时间相同、相关的风险也相同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概念。
【摘要】:企业财务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代理问题即代理人和委托人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不能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监督的情况下,代理人有动机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由此造成的委托人利益受损的现象。正确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正确处理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通过对于财务目标、社会责任以及代理冲突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简要说明了我国应坚持怎样的财务目标,以及处理财务目标与代理冲突和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债权人和所有者之间,债权人为了防止自身利益受到伤害,会在借款合同中加入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规定贷款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限制发行新债的规模等。如果债权人认为企业剥夺了财富来扩大所有者财富时,应该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贷款或者提前收回贷款。
正确认识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反映企业获取盈利的内在要求,还要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平衡好企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这样必将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契机,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在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文明的大力发展,相应的负面社会后果随之不断产生,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应该对股东之外其他有关联的群体担负应有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开始形成。一般认为,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需要的责任结合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的因素在内。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兴起于2000年之后,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如发展战略角度、经济学角度、管理学角度、法学角度、哲学角度等。虽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理论依据,但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行为,它既有法律、行政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归纳起来现在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持三种观点。一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责任相等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Carroll 2000);二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相并列,认为企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Brummer, 1991);三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相对应,认为企业责任可以概括为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两大类,前者是企业为股东谋求利益的责任,而后者则是企业对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社区、公众、政府和员工)以及自然环境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法律上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包括道德上的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所要求的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卢代富,2001;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7)。
在1972年~2002年的30年中,美国有127项有关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109项是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自变量来预测,作为因变量的公司财务绩效在研究结果中有54项验证了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有7项是负相关,28项没有得到显著相关关系,20项是复合关系。127项研究中,22项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因变量,有16项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当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后,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的目标是到期能收回本金,并能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债权人和所有者之间冲突的表现为股东有时会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没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只是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
要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方式一般有两种:(1)监督;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方式是股东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是监督只是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2)激励;企业可以使经营者分享公司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同样,激励只是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企业应该同时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应该找出使得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所谓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是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合性和实在型的企业目标函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想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通过科学的管理行为,努力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一定要保证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其次要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现代企业中,任何经营决策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回避风险或者盲目的承担高风险都不是科学的手段。最后一定要注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便无从谈起。总而言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将企业理财行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合理的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国际上被众多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目标,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检验,被证实确实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是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财富。这种观点认为,公司归股东所有,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和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利益。在资本市场上,股东的财富是由股票的价格决定的,我们可以用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来作为衡量股东财富增加的指标,即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股票的价格是企业现在和未来价值的体现,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的短期化行为,而且比较容易量化,Leabharlann Baidu于进行考核和评价。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考虑了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股票价格中有一些管理当局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外部环境的限制、经济活动的一般水平以及股票市场状况等。将这些不可控因素导入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
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财富最大化,从而要求经营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而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避免风险。两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从而会引起代理冲突。例如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有时会不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公司的目标,也不做什么错事,只是不十分卖力,以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所有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了解到这些情况,这种不利于所有者的表现很难构成法律上的责任,一般只能从道德上予以谴责。再如,有时经营者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目标;或者为了追求享受而装修豪华的办公室;或者故意压低公司股票的价格,在以自己的名义购回,从中渔利,会导致所有者利益受损。
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对它有影响的方方面面都负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首先,对于债权人的责任,债权人的目标是到期收回本金并且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债权人的利益,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最后得不偿失使得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导致企业在以后筹资过程中资本成本提高,筹资费用加大。其次,对于环境的责任,现在企业发展的模式大多都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蓝天,白云的呼吁越来越强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爱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对于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对其产品和服务的健康、安全、有效以至耐用性负有责任。企业应该以合理的成本设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按照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顾客消费者,不应该以任何方式欺骗、怠慢顾客/消费者。在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中,很多食用三鹿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在这起案件中,三鹿公司没有承担起对消费者的责任,导致大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严重损害了公司的信誉最后导致公司破产。第四,对于企业员工的责任,企业有责任善待员工,包括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及时支付公平合理的报酬,提供基本的福利待遇,如低工资情况下提供符合要求的食宿条件,在现代社会中提供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企业还有责任遵循平等就业的原则,在招聘员工时不搞就业歧视,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学历、出身、履历等。最后是其他社会责任。企业经营应该遵照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要求,要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要大力支持教育投资和科技研究,大力支持慈善事业。